毕竟用这些海外项目来润色简历,比找到一份好实习来的简单快速的多。

放眼望去,各种海内外项目五花八门:

去香港和新加坡参加一周金融项目
到泰国去养大象和乌龟
前往埃及土耳其斯里兰卡和尼泊尔当义工
成为联合国会议的志愿者
再去藤校交换 到伦敦游学
各种summer school非常精彩
这些项目的标配是华丽诱人的文字介绍、生动的过往学员案例和非常耀眼的价格。

通常附带资深导师、实习证明、项目证书,和大佬推荐信;
学员们的集体合照都身穿正装,充满“充实”“收获颇丰”字样的朋友圈让你对结识优秀的小伙伴非常向往;
动辄两三万,最低大几千,包个食宿机票就很感人。

这些项目的目标群体大部分是高中生和低年级大学生,他们假期闲来无事,又暂时找不到高质量的实习,急于拓宽眼界和人脉,怎么折腾都元气满满。
面对褒贬不一,那么这些短期项目到底怎么样呢?
如果经济实力允许,时间又很宽裕,当然是一种丰富阅历的好方法。能够有组织、有规划地到异国他乡体验生活,是相对安全和便捷的。只是在选择产品时,一定要追求少而精!绝对不是多多益善。
考虑时间长度
大家不妨想想,一周的金融课能学到什么?几天的会议志愿者到底负责什么工作?参观名企还需要主动交钱?
更何况难得出来“旅游”,怎么能放过跟伙伴们浪的好机会。这样掐指一算,也没剩多少时间是用在项目体验和学习上。
建议选择两周及以上的项目,能够适应并沉浸到另一个环境里,吸收的信息量更大,跟新朋友缔结的友谊也更为深厚。
申请难度如何
如果需要安排,优先级上名校的暑校一定是最优选择,尤其是设置了一定门槛,需要递交语言成绩甚至面试的项目,含金量和性价比是最高的。
通过summer school,不仅能确定自己能否适应留学生活的节奏,还能感受名校氛围和教育体制的不同。
比如美国研究型的暑校要求托福100 ,有的还要求sat,写essay甚至推荐信。
访校型游学也比较有价值,必须用个人邮箱在大学官网上进行登记,如果成功申请到藤校,会大大增加未来的录取概率。
相对弱一点的是上课模式的暑校,要求托福90 ,自选一两门课,对应一定的学分,为期一个月左右。
至于那些旅游性质的名校访校团,或是购买即得的访学项目,可以归为隐藏的圈钱坑了。
专业是否相关
项目要带你去MIT做科研,身为文科生的你去了可能也是一脸懵逼。
还有是针对历史文化方向的,那在你申请商科硕士时作用可能就没那么大了。
再者,硕士申请时,有些校方对申请者的项目经历也有自己的偏好
所以文商理工课的背景提升路径显然各不相同的,在选择时除了考虑高大上和好玩,还要与日后申请的方向挂钩
如果自己非常迷茫,可以请教同一领域的前辈,辨别哪些是唬人的,哪些是能够接触到专业技能的,千万不要听风就是雨!
经济实力能否承担
天上不掉馅饼,空手套不到白狼,千篇一律的海外项目就是商业的产物,高客单价让很多机构都趋之若鹜。
尤其是其中某些环节可能会存在水分,导致价格整体虚高,比如食宿机票,因而一定要找信息公开透明的主办方。
小编有话说
话说回来,如果文书和面试中只能谈上寥寥几句,更重要的实习经历空空如也、三维指标差强人意,那么花上万元打造你的精品朋友圈,何必呢?
如果只是看起来很光鲜而已,不妨把更多时间用在刷gpa和语言考试上。
另外,学校里也有不少有提升背景作用的活动:商赛、社团leader、科研项目...任何一段经历,不求拿奖、不必到大牛级别,只要认真去做,用心挖掘,同样能发光发热。
最后,提醒大家在培养软实力的同时,也不要忘了硬性指标才是敲门砖喔!
评论 (0)